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

【透析週報】帶狀皰疹

Ø  最近2個月竹東安慎就發生三位帶狀皰疹,一位在右胸,一位在頭頂,另一位在右頸部,都只是紅疹及小小的水泡。經及時給予藥物治療,一週都好轉,只留下輕微的疼痛,皮膚幾乎沒有疤痕。可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很重要。

Ø  帶狀皰疹是varicella zoster virus (VZV) 病毒感染造成,初次感染會造成水痘,然後病毒隱藏在背根神經節,等到病人抵抗力下降時發作,沿著神經皮節分佈,形成水泡。病人感覺疼痛,持續時間不定,幾週或幾月,甚至幾年。年紀越大持續時間越久

    

Ø  目前治療的藥物有Acyclovir 及 Valacyclovir,腎功能正常的人,Acyclovir 400mg 每天5次,或 Valacyclovir 1000 mg 每天3次。洗腎的病人洗完腎Valacyclovir 500mg 就好, 治療1週。因為藥物過量在洗腎的病人會引起昏迷甚至死亡,所以用藥前一定要跟腎臟科醫師確認。本院就有腎友只是使用每天Valacyclovir 500mg,就引起嚴重的頭暈,甚至幾乎昏迷,還好停藥後就好了。

Ø  帶狀皰疹現在有疫苗可以預防,目前台灣只有Zostavax,效果會隨著年紀而下降;還好將來(1至2年內) 會引進新的疫苗 Shingrix,有百分之90幾的效果,是很好的選擇。


Ø  圖表顯示新的疫苗Shingrix 比舊的Zostavax:抑制帶狀皰疹發作的效果91-97%比50%;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效果89-91%比65%。很明顯Shingrix 優於Zostavax。

       資料來源:竹東安慎診所洗腎室   盧天成醫師 提供

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

【透析週報】透析中低血壓是腎友最常見的併發症,到底透析中低血壓對病人有多大的影響呢?

Ø  以下是腎臟透析移植雜誌(NDT)今年(2018)1月報告,針對死亡率與透析中低血壓(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, IHD) 、透析中最低收縮壓 ( nadir intradialytic systolic pressure, niSBP ) 、透析中收縮壓的差異值△iSBP 及透析中低血壓的頻率,作統計上的研究。

Ø  透析中低血壓與心血管死亡率及罹病率有關,會心肌缺氧、梗塞、心律不整、及血管阻塞,造成透析量不足。甚至與腦萎縮及神經白質損傷有關。

Ø  研究方法:以美國112013次透析中低血壓超過5年的時間,透析中最低收縮壓小於90 mmHg的頻率,△iSBP =透析前收縮壓減去透析中最低收縮壓,收集91天,然後統計1,2,5年的死亡率。

Ø  透析中最低收縮壓 ( nadir intradialytic systolic pressure, niSBP ) 在110到120 間死亡率最低

    

Ø  iSBP =透析前收縮壓減去透析中最低收縮壓, 21到30 mmHg 死亡率最低

    

Ø  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與死亡率呈正曲線相關

Ø  結果: niSBP 小於90 與 大於等於140mmHg 跟 niSBP 110到120 mmHg 的風險比值分別為1.57與1.25。 △iSBP小於15及大於等於50mmHg 跟 △iSBP 21到30mmHg比的風險比值為1.31及1.32。 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大於40%的病人與沒發生透析中低血壓的病人比的風險比值為1.49。

Ø  結論:niSBP 及 △iSBP 與死亡率呈U型曲線,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與死亡率呈正曲線相關

Ø  感想:避免發生透析中低血壓是很重要的課題,腎友應該控制體重增加以避免脫水太多造成低血壓。同時避免透析前服用降壓藥以避免發生透析中低血壓。透析中最低收縮壓最好在110到120 mmHg。

        資料來源:竹東安慎診所洗腎室   盧天成醫師 提供

【透析週報】高劑量維他命D改善第3,4期慢性腎衰竭病人副甲狀腺功能亢進

Ø  以下是今年(2018) 3月腎臟透析移植(NDT)發表的文章,題目是:高劑量維他命D改善第3,4期慢性腎衰竭病人副甲狀腺功能亢進。

Ø  因為慢性腎衰竭病人很常見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,大部分(80%以上)的病人基礎的骨化二醇( calcidiol ) 25- hydroxy vit. D [ 25(OH) D ]不足,先補充cholecalciferol,可穩定副甲狀腺機能,有助於預防將來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;所以補充cholecalciferol是很好的方法。

Ø  前言: 骨化二醇( calcidiol ) 不會增加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( sen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) 的進行,補充骨化二醇在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會有什麼效果呢?

Ø  研究方法: 選擇95位第3,4期慢性腎衰竭病人,iPTH 大於6.8 pmol/L(= 64.124pg/dl) 且 calcidiol 小於75 nmol/L( =30ng/ml),每天接受cholecalciferol 8000 IU 或對照組給安慰劑,12週後測iPTH 改變的情形,比較病人握力及生化值的改變。

   

Ø  實驗結果: 基準的calcidiol, 實驗組平均57.5 nmol/L,對照組56.8 nmol/L,iPTH 10.9 對13.1 pmol/L。實驗組經12週每天接受cholecalciferol 8000 IU ; 實驗組calcidiol平均增為162 nmol/L,iPTH 為10.5 pmol/L;照組給安慰劑,calcidiol不變,但iPTH 增加為15.2 pmol/L,P值小於0.01為有意義的差別。但握力、疲倦度、磷及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濃度並沒有區別

Ø  Cholecalciferol 治療結果鈣離子濃度並沒有改變,但活性維他命D3 ( calcitriol ) 濃度會增加。


   

Ø  結論: 高劑量維他命D cholecalciferol改善第3,4期慢性腎衰竭病人副甲狀腺功能亢進,而且不會增加高血鈣及其他副作用

        資料來源:竹東安慎診所洗腎室   盧天成醫師 提供